近日,曾任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的郭某涉嫌学历造假、学术造假、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等问题的消息引发关注。澎湃新闻了解到,目前此人已经离开就职单位,此外,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其公开简历多处与事实不符。
11月17日,据现代快报报道,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某因涉嫌学术造假、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等问题,被警方带走调查。
报道称,郭某确实已被警方带走,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其致电江苏科技大学,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郭某是否涉及上述问题,目前他已离职,同时该教授的学生目前都已经安排了新的导师,不会影响学业。
11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拨打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话询问相关事件,一位工作人员回复称,“(郭某)已不在学校”,随后电话被挂掉。记者查询江苏科技大学的官网,发现郭某的相关内容已经从官网上撤下。
据今年5月21日中国网刊登的一篇新闻稿里介绍,郭某是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创新人才,德国洪堡青年学者,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2025年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1994年,以陕西省高考状元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专业,师从周惠久院士 ;1998年,赴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从事纳米能源电池研究;2000年,进入日本九州大学攻读博士。2006-2023年,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及三一集团欧洲公司总工程师,与赫伯特格莱特院士合作突破纳米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2023年,回国加入江苏科技大学 。
学术上,郭某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发表SCI论文170余篇,获国际专利68项,主编学术专著3部 ;科研成果包括构建梯度纳米结构深度理论模型、开发超低温服役特种合金等;研究方向涵盖纳米结构材料、机器学习与材料计算交叉领域,讲授《位错理论》《晶体塑性强化机制》《金属和合金相变理论》等课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二等奖(2013)。
澎湃新闻查询公开信息发现,这份含金量颇高的简历中,至少可以查到5处明显与事实不符。
其一:据《中华英才半月刊》5月23日的报道,1994年,郭某以陕西省高考状元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专业。
澎湃新闻记者在一篇名为《前进中的陕西省西安中学》的新闻报道里发现,1994年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是西安中学的楚怀湘,其考入的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目前在上海工作。
第二:三一集团欧洲公司总工程师。
澎湃新闻通过三一集团一位内部人查询得知,三一集团确实有郭某同名人士,但并不是工程师,从也并非新闻报道涉及的学校博导。
第三:发表SCI论文170余篇,提出“孪晶界密度与强度非线性关联”理论,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u Materials(《自然材料》是一份月刊,旨在汇集整个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被国际同行称为“郭氏模型”。
在Naturu Materials上,记者以“Nano Twin(纳米孪晶)”为关键词搜索,检索2006年-2023年的论文,找到27篇文章,并没有作者姓郭。
其四: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二等奖(2013)。
2016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研发及产业化》15人中,其中有一位与郭某同名,获奖单位是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铃汽车集团公司。
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端控制阀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化 》10人中,也有一人与郭某同名,获奖单位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来自宁夏。
澎湃新闻查到,此郭某目前任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部部长,常年在该公司工作。
按照简历,江苏科技大学的郭某2023年才回国。此外,这两个奖项与其研究的方向没有任何关系。
第五:德国洪堡青年学者。
德国洪堡青年学者的称呼有误,相关信息显示,德国“洪堡基金会”成立于1860年,是国际上历史最为悠久并享有盛誉的科学基金会,一旦入选,会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与“洪堡学者”(Humboldt Research Fellowship)荣誉称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