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据预测人士分析,9 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可能达到 3.1%。
- 这一涨幅若成真,将是近一年半以来的最胀水平,同时也将凸显关税政策对通胀的推升作用 —— 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实施两位数进口关税之前,美国通胀原本已呈放缓趋势。
- 尽管通胀上升,但出于对就业市场动能减弱的担忧,美联储仍有可能实施降息。
预测人士表示,受关税推高物价影响,9 月美国通胀率可能升至 17 个月以来的高点。
富国证券(Wells Fargo Securities)援引彭博财经(Bloomberg Financial)的共识预测称,定于周三发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可能显示,9 月 CPI 同比上涨 3.1%(原文此处 “December” 应为笔误,结合上下文逻辑修正为 “September”)。若报告结果与预期一致,这一涨幅将高于 8 月的 2.9%,并成为自 2024 年 5 月以来的最高 12 个月通胀率。
通胀走高将凸显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进口关税政策的影响 —— 近几个月来,该政策持续推升物价。自今年 4 月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产品征收两位数关税以来,CPI 同比通胀率已连续多月上升。而在此之前,美国通胀从 2022 年疫情后的峰值开始,整体已呈放缓趋势,多项指标显示通胀率已接近美联储设定的 2% 年度目标。
对经济意味着什么?
通胀连续第五个月加速上升,将对美联储降低通胀的努力构成阻碍 —— 要知道,在今年 4 月之前,通胀原本处于下行通道。
不过,即便通胀如预期上升,其幅度也可能不足以阻止美联储官员按市场普遍预期在 10 月下旬实施降息。9 月,美联储已将基准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以支撑疲软的就业市场;目前,美联储对 “防止失业率上升” 的担忧已超过对 “抑制通胀” 的关注。
尽管物价整体上涨,但租金涨幅放缓可能会限制整体通胀率的上升空间。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 “核心通胀率”,预计 9 月仍为 3.1%,与 8 月持平。
富国证券经济学家萨拉・豪斯(Sarah House)和妮可・塞尔维(Nicole Cervi)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我们预计,由于关税成本持续向下游传导,商品通胀将保持高位;而主要住房成本增速放缓,应有助于缓解服务类通胀压力。”
9 月 CPI 报告可能具有特殊意义:自 10 月 1 日美国政府停摆以来,这将是政府统计机构发布的少数几份官方经济数据之一。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已召回部分被临时停职的员工,以发布这份原定于 10 月 15 日公布的报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