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观众向《财经调查》栏目反映,一些年轻人在寻找兼职工作的过程中,遭遇一种几乎相同的骗局,不仅没能挣到钱,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想赚钱、先交钱?“兼职培训”成网络投诉热点
记者在知名投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兼职培训”,相关投诉的数量高达13900多条,这些投诉信息内容大致相同:

记者发现,不仅是投诉平台,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网友讲述类似亲身经历的分享帖。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进入了一个维权群,群内有40多名成员,他们都是在一家名为成都万众勤学科技有限公司应聘绘画兼职,进而签订了培训服务协议的年轻人。

维权群的一位成员小茹同意了记者的采访。三个月前,小茹在招聘软件上被成都万众勤学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绘画兼职岗位吸引,招聘信息宣称“零基础、高薪日结、工作时间自由”。

公司工作人员要求小茹必须参加职业培训,支付培训费用,并承诺在培训学习过程中会派发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的绘画订单。

公司帮小茹办理了8380元、分12个月还清的分期还款。小茹一开始认为,自己每月接单赚钱的收入完全可以覆盖这笔培训费用。

可之后,小茹发现公司的培训课程毫无价值,对于专业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作用。兼职单的劳务费也没有事先宣传的那么高,往往只有几元。

为了能够及时止损,小茹向公司提出解约,可公司却要求交纳2000多元的违约金。时至今日,小茹的分期还款依然没有解除。一旦逾期,还会接到催收电话,苦不堪言。

记者根据成都万众勤学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信息登记的地址了解情况,却找不到这家公司。

另一位求职者果果也遭遇了类似的骗局。果果是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家成都市序隐文化传媒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岗位是兼职配音。

果果真正签下了5980元培训费分期支付的协议后才发现,培训的内容和配音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教她们如何在直播平台做“语音厅”主播。公司提供的这份所谓兼职配音的工作,实际上就是“陪聊”,陪那些光顾直播厅的所谓“大哥”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做一些小游戏,挣的其实是“大哥”们的打赏钱,这样的兼职工作让果果经常遭到骚扰。

果果无法接受这样的兼职工作,提出退课请求,却被要求支付1400元违约金。记者发现,有相同遭遇的年轻人还有许多。从发布招聘信息、签订培训服务协议、提供培训以及办理课程费用分期服务的几乎都是不同的公司,求职者想维权困难重重。
虚假招聘、虚假培训、欠款催收、维权无门,“兼职骗局”链条浮出水面
记者几经辗转,找到了为年轻人兼职提供培训课程的云尚圈技术咨询(赣州)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总告诉记者,这类招聘兼职人员的公司,正是他们的主要客户。他们将一些视频剪辑课程,提供给这些招聘兼职的公司,这些招聘兼职的公司,再向求职者进行销售,以此牟利。求职者购买课程的5980元中,云尚圈公司可以分到598元。

吴总告诉记者,这些兼职公司并没有什么高薪兼职单的生意,所谓业务订单,其实都是这些兼职转培训的公司自己凭空捏造出来,作为诱饵,骗年轻人上当。

通过交流,记者了解到,这类发布各种兼职岗位的公司,其实都是靠培训课挣钱。兼职人员如果坚持学习,公司挣的就是培训费,兼职人员要是识破了培训的手段,要求解约,公司挣的就是提前约定好的违约金,如此一来,这些搞所谓兼职转培训的公司就能“只赚不赔”。

吴总特别告诉记者,这个给年轻人设计兼职骗局的生意里,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不可或缺,那就是“学易付”。

记者来到学易付(山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李经理告诉记者,“学易付”就是兼职转培训生意里,帮助兼职人员办理培训费分期支付业务的公司。学易付公司会提前将一定比例的培训费直接打给兼职公司,进行“垫资”,让这些兼职公司省去了后面再按月分期收取培训费的流程,迅速套取大量资金。

不仅如此,学易付公司还专门开发了网络签约平台,培训服务协议、付款二维码可以全部在线上生成,每份电子协议都有独立编号,和传统的纸质协议一样具有法律效力。

李经理强调,他们公司的售后服务非常完善,兼职人员在培训中无论拖欠学费还是产生违约金,客户都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们来“搞定”。

违规利用仲裁逃脱法律责任,法院不再受理的“兼职骗局”案件无处维权
就在记者对学易付公司进行调查的同时,有在这场兼职转培训生意里上当的学员,给记者发来消息,目前,这家公司已经将逾期没有交的学费,作为“债权”转让给了山东博锐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记者通过查询发现,这家山东博锐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和学易付(山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同为山东泽一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企业。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决定通过应聘进入山东泽一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调查。

记者应聘进公司后发现,如果公司的企业客户遇到了“欠着学费不还”的培训学员,可以选择把这笔债权直接转让给集团的另一家博锐公司,由博锐公司进行追讨。

公司的主管还反复向记者强调,目前公司正在“互仲宝平台”推广一项新业务——仲裁备案,这项业务可以更好地保障教培企业客户的“利益”。


泽一实业公司的“互仲宝”产品可以帮助客户把合同备案到与其有“深度合作”的仲裁机构,公司的商业模式设计非常巧妙,按照相关的规定,兼职受骗的年轻人即使觉察到了上当受骗,一旦经过“仲裁备案”的合同签署,双方发生纠纷,将只能通过合同指定的仲裁委进行仲裁,人民法院将不再受理。

公司的杨主管直言,只要教培公司与他们合作,进行合同仲裁备案,一旦发生纠纷,培训学员没办法通过法院起诉公司,也没有办法向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他得意地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经手的所有仲裁备案过的合同纠纷,没有败诉的。

求职者小茹签订培训服务协议的成都万众勤学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他们的客户。泽一实业公司的妙主管称,由于针对万众勤学公司的投诉太多,已经引起了当地监管部门的关注,万众勤学公司负责人担心承担刑事责任,还是她给对方吃了定心丸。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黎建飞认为,从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到分期支付培训费用,再到诱导求职者签订仲裁合同,整个链条涉嫌诈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